為全力發展臺灣高山與原住民自然及人文生態等山地深度自然體驗觀光產業,臺灣生態旅遊協會於2019年1月19日在阿里山國家風景區觸口遊客中心舉辦「2019年亞洲生態旅遊聯盟理事會年會暨高山與原住民生態旅遊國際研討會」,這也是亞洲生態旅遊聯盟第一次在泰國曼谷總部以外地區召開理事會年會。臺灣生態旅遊協會理事長郭城孟教授表示,交通部觀光局預定於2020年正式啟動「脊樑山脈旅遊年」計畫,而推廣脊樑山脈生態旅遊也是臺灣生態旅遊協會近年來持續努力的目標,透過這次國際研討會,正好讓臺灣與亞洲生態旅遊聯盟(Asian Ecotourism Network)會員國代表就生態旅遊產業進行最直接的交流觀摩,會後將帶領來自不同國家的生態旅遊專家至阿里山地區鄒族部落實地考察,讓更多國際友人了解臺灣政府與民間單位長期攜手合作下,促進原住民部落發展生態旅遊產業的亮眼成果,期得以提高臺灣在高山與原住民生態旅遊推廣的全球形象,並成為2020年脊樑山脈旅遊年的主要熱身活動。嘉義縣長翁章梁及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在致詞時也都不約而同提及,阿里山最適合作為臺灣脊樑山脈旅遊的起點,這裡兼具人文與自然生態特色,具有豐富多元的旅遊資源,由原民部落出發,沿途的歷史古道與生態步道相連結,穿過鄒族文化中心的達邦與特富野大社,到達臺灣自然生態的心臟—玉山,串聯起臺灣原住民歷史文化進程,對照各種人文遺址與生態變化,可親身體會到「永續、友善、在地共存」等臺灣核心價值。林務局副局長廖一光表示,環境永續與萬物共榮是發展里山倡議重要的概念,林務局一直重視山村生態系保育、永續山林林業經營,以及在地傳統文化保存等多面向議題。未來將持續藉由生態旅遊連結在地生活資源,透過解說喚醒遊客對於環保保護的意識及責任,同時顧及在地居民福祉。本次研討會中,臺灣生態旅遊協會亦特地邀請來自泰國、日本、紐西蘭、柬埔寨、印尼、菲律賓、香港、寮國、馬來西亞及臺灣本地的講者,發表各地發展高山及原住民族生態旅遊之實例現況,及如何透過生態旅遊鼓勵原住民在地發展與野生動植物保護、建構三生均衡的生態部落等經驗分享,以提供國內相關產官學單位作為推動原住民生態旅遊產業之實務參考。臺灣生態旅遊協會郭理事長再次強調,希望能透過這樣的國際性活動為臺灣旅遊產業打開另一扇窗,以協助政府帶動、促成臺灣旅遊界逐步發展為具世界觀、立足臺灣、吸納國際市場之永續旅遊產業,也讓更多國際友人看見臺灣原生生態之美。更多新聞推薦● 挺「強盜說」!王炳忠變柯粉 柯文哲大笑:天啊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中央社台北20日電)中國官方21日將公布2018年第四季國內生產毛額(GDP)。在中美貿易戰及中國國內經濟動力不足的情況下,全球投資者愈來愈擔心中國經濟成長放緩是否拖累全球經濟。中國明將公布最近一次的經濟數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列出屆時需要注意的5件事,包括官方GDP成長、房地產市場狀況、基礎設施投資、民間投資、通貨膨脹和名義GDP。報導說,去年第三季經通貨膨脹修正後的中國GDP為6.5%,這是自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機谷底以來,成長最慢的季數據。路透一項調查顯示,第四季可能進一步放緩至6.4%,瑞銀的預測甚至更低,為6.2%。報導指出,若公布數據還低於預期,可能引發全球股市拋售。第二應關注房地產市場,從2016年到2018年初,房地產市場的反彈幫助維持了中國的強勁成長,但至今中國房地產銷售以建築面積計已連續3個月下降,11月份下降了5.1%,這是自2015年以來的最大跌幅。報導表示,持續的減速將迫使開發商放慢新項目投資,反過來又會減少建築活動、商品需求,並增加整體經濟成長的壓力。與房地產一樣,道路、鐵路、電力和水利項目的建設熱潮對中國2016至2017年整體經濟的強勁成長至關重要,但去年以來,受削減地方政府債務的政策影響,中國經濟成長大幅放緩。最近幾個月,中國中央政府鼓勵各省政府發行基礎設施債券,並批准一波新的鐵路項目。但截至去年11月份,當年整體基礎設施支出成長率僅3.7%,僅略高於9月份3.3%的歷史最低水準;12月持續低迷的成長可能迫使中國進一步加大財政刺激力度。近年來,中國政府的削減債務、關閉低端製造業產能過剩企業、嚴格執行環境法規等行動,讓中國私營企業遭受打擊;再加上美國貿易戰對商業信心的影響,這些因素導致2016至2017年私人投資急劇放緩。最近幾個月,中國多次強調私營企業的重要性,並公布一系列旨在支持私營企業的措施。至於這些措施是否起作用,21日的數據將提供最新線索。多年來外界一直懷疑中國使用GDP平減指數,在名義GDP和通膨修正後的GDP之間轉換,以確保通膨修正後的官方GDP符合政府目標。若21日公布的GDP平減指數顯著高於CPI和PPI,將加深人們對實際成長率低於官方數據的懷疑。(編輯:翟思嘉/周慧盈)1080120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北市 / 綜合報導在馬路上跳格子和鄰居孩子一起玩耍,是很多大人的童年回憶,但對現在的都市兒童來說,卻是難以想像!為了避免遊戲空間缺乏,造成孩童關在家中看電視、玩手機,家長團體「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發起全台首次的群眾募資,希望在社區推動「為孩子封街行動」,讓孩子們一起上街玩。放上三角椎、綁上彩色旗幟,一場在台灣街頭相當罕見的行動即將展開。拿著彩色粉筆塗鴉,馬路成了天然畫布,另一頭再放上幾個紙箱,大人小孩齊心協力,將車水馬龍的街道,變身成一個遊戲空間。把手高舉、隨風奔跑,夢幻七彩泡泡就在空中飛翔,穿梭在一個個泡泡之中,孩子忍不住開懷大笑,笑靨就和陽光一樣燦爛。一旁的孩子跳格子跳得不亦樂乎,還有孩子拿起刀片,就在紙箱上創作,化身小小設計師。。紙箱一下成了火車頭,一下成了商店,孩子躲在裡頭變成小老闆和媽媽一搭一唱,嘻笑聲不絕於耳。天馬行空創造遊戲主題,想玩什麼就玩什麼不受拘束。像這樣在街頭嬉戲的場景,在民國70年前的台灣其實相當常見,看著孩子玩到忘我,爸爸媽媽既開心又感動。生活在高樓林立的都市叢林中,公園有限、綠地不足,孩子常常無處可去,導致看電視、滑手機成為最主要的休閒活動。教育部統計,每四名小一生就有一人視力不良;世界各國研究發現,兒童文明病的解決對策之一,就是暫時停下車輛,利用處處都有街道空間的近便性,鼓勵父母長輩帶小孩去戶外玩樂,間接強化社區安全、鄰里情感與世代交流。這類活動在日本歐美和新加坡的大城市,早已行之有年。倡議為孩子封街、搭建遊戲空間的一群家長來自各行各業,為了尋求更多家長串連和社會大眾的認同,他們發起募資,集結眾人之力,2019年3月第一場正式封遊行動,在台北市大同區隆重登場。這場行動的要角,38歲的張雅琳也是「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的發言人,從2015年底開始,特公盟啟動公園革命,發起改造全台塑膠罐頭遊具的公園樣貌,現在,這群家長希望進一步讓更多大人理解遊戲對孩子的重要性,讓孩子重返街頭,重溫大人們孩提時的回憶,甚至喚起公部門的重視,打造更友善孩童的街道文化,為孩童遊戲權革命,再度寫下新歷史。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图片
图片

nefidbo2011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